超级奶爸出没,“父婴室”准备好了吗?

今年夏天,随着育儿观察综艺节目《爸爸当家2》的热播,被网友爱称“松子”的小朋友马里奥霸屏了各大视频网站,不光娃火,一家人都轮番火上热搜,还有...

发布日期:2023-09-06

今年夏天,随着育儿观察综艺节目《爸爸当家2》的热播,被网友爱称“松子”的小朋友马里奥霸屏了各大视频网站,不光娃火,一家人都轮番火上热搜,还有近些年《亲爱的小课桌》《侃侃儿谈》等育儿类节目,皆从侧面反映出如今育婴育儿已经不再局限于“母亲”这个角色,两性共同进行育婴活动已成为常态。

然而爸爸们在带娃出行上也时常发出这样的抱怨:“为啥只有母婴室,爸爸带娃出门却没有父婴室?

“父婴室”概念其实在国内并未完全兴起,所以大型商业设施育婴空间中普遍存在的空间排“他”性,导致男性独自携带婴幼儿外出时,没有可以进行育婴活动的空间。一方面,很多母婴室禁止男性入内,而男厕所又不卫生;另一方面,部分没有禁止男性使用的母婴室,其空间构造格局对于宝妈奶爸这两个性别群体来说,也是各种的不方便......

▲ 标有“男士止步”的母婴室

因此,在各地纷纷鼓励生育的政策下,是否也需要认真思考: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协助喂养的母婴室、父婴室都准备好了吗?公共场所对婴幼儿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又是否足够完善?对于奶爸们在育婴服务设施上的需求呼吁,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PART 1.
公共场所婴幼儿配套服务 国内外的思考与做法

在公共场所育婴空间的打造上,不少西方国家城市,已经不只是将婴儿护理的概念局限在“母婴”范围,而是更提倡全家育儿。比如在美国,一间高配置的母婴室可以更精确地被定义为“家庭卫生间”,其内部会有一个专门为哺乳妈妈提供私密环境的哺乳室,外间则会提供为婴幼儿更换尿布的尿布台与洗手池,同时配套的洗手液、消毒液、手纸等也都齐全。

▲ 北美的家庭休息室标志

在设施较好的母婴室内还有冰箱、消毒柜、温奶器、一次性纸尿裤等用具,甚至还设有一片儿童游戏区,供家庭中年龄较大的孩子玩乐。

尽管他们在母婴方面已具备很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但对于公共场所男性育儿服务的需求满足上,也会有所欠缺,处在不断改进中。

▲ 2018年,美国网友Donte Palmer发现独自带娃出门时,换尿布总是特别艰难,因为男厕所没有尿布台,他只能蹲在地上然后在腿上给孩子换尿布,于是便在社交网络发起名为#squatforchange 的活动(可解释为:尿布蹲活动),随即网友们也纷纷上传蹲着给孩子换尿布的照片来声援此活动,希望推动更多公众场所在男性卫生间里设置育儿服务设施。

2018年底,纽约州政府通过一项新法案,要求纽约新建或修整后的建筑(包括餐厅、商场、电影院及一些政府机构)必须要有可供男女使用的尿布台,而且周围要有明显的标识。

▲ 男厕所安装相关婴幼儿服务设施和标识

▲ Donte在推特上发言感谢支持#squatforchange活动的网友,让奶爸们的难题得到解决。

再来看看新加坡,Save the Children(救助儿童会国际联盟)曾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新加坡是全球最适合孩子成长国家,所以这个被人称为“养娃天堂”的地方,他们又是如何做的?

作为一个高度人性化的国家,在新加坡带孩子出门,从来不是一件麻烦的事,光是各种家庭设施他们就已做到了极致,且免费。首先,各大商场基本上都设有母婴室,仅一条乌节路的各商场母婴室加起来就有近20个,其中尿布台、冷热饮水机、洗手台等各种配置一应俱全,而除了完善的母婴室,新加坡樟宜机场等地也设有父婴室,一些商超的男性厕所也配有尿布台等育儿服务设施。

▲ 新加坡义安城母婴室和Takashimaya母婴室

▲ 新加坡樟宜机场
航站楼育婴室和婴幼儿配套服务导览

▲ 新加坡育婴室地址及室内标配 部分

这些母婴室内基本上都设有单独的哺乳隔间和独立的尿布台,标配的“五件套”(纸巾、烘干机、饮用水、尿布台、尿布售卖机)也一应俱全,过道还有餐椅让宝宝吃辅食。除了新加坡,迪拜的The Dubai Mall商场等公共场所也兼顾了母婴室和父婴室,为各位育婴家庭提供巨大便利,人性化设计使得爸爸也可以充分参与到家庭育儿工作中。

公共场所的婴幼儿配套服务,我国也在努力。

在公共设施上,我国除了促进母婴室的建设和规范,“第三卫生间”的普及也很大程度缓解了父母带娃外出的焦虑,国内“第三卫生间”通常会与残障人士卫生间合并,统称“无性别卫生间(Unisex toilet)”,很多也兼顾换尿布等育婴功能。

▲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乐园内第三卫生间

▲ 上海市某第三卫生间内的儿童座椅和托婴板

截止2021年底数据,我国已经有近万座城市公厕设置了“第三卫生间”,部分城市和企业也在“父婴室”打造上做出积极尝试。

▲ 2018年帮宝适联合哆啦A梦在北京世贸天阶设立任意父婴室,并配有育儿专家,每隔2个小时亲自到场教学。

PART 2.
破解育儿群体的配套服务困扰 看见“她需求”和“他需求”

通过国内外育婴配套服务的规划和运营案例,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城市社会转型与空间重构背景下,居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设计理念陈旧与运营模式滞后的公共空间,加剧大众的空间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空间资源之间的矛盾。

公共场所的空间规划设计,是对空间资源配置的认识与引导,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目前,国内在公共空间育婴配套服务设施的规划上,主要基于女性视角,设计时默认育婴空间使用者为女性,对男性视角的空间设计规划创新和实践欠缺,当然这主要是受社会意识的影响,但是当越来越多人对“父婴室”有所诉求,鼓励生育背后的“大市场”亟需破解育儿群体的配套服务困扰,减少城市空间使用者对母婴室等配套服务设施的使用障碍。

从相关的研究调查和经验上看,宝妈带娃出行时,对公共场所母婴室的数量、卫生情况、导视系统、设备使用情况、隐私安全要求较高;而奶爸带娃不需要哺乳,他们更在意的是空间的整体风格是不是过于女性化、有无隔间、空间是否够用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母婴室”和“父婴室”在设计运营上的区别导向,毕竟,带孩子不是女性一个人的任务,换尿布也不是……

▲ 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育婴空间在设立之初,考虑的服务对象便包含了两性使用者,他们从反性别歧视的角度出发,将“母婴室”称为“家长室”,认为育婴并不单单是妈妈的义务,爸爸同样也需参与其中。

所以我们也有理由认为,在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时,可以尝试将奶爸宝妈带娃的不同需求和使用差异作为要点,打造更全面、更具包容性的公共服务空间。无论是“母婴室”、“父婴室”还是“第三卫生间”,真正的人性化关怀需要从大众不同群体的真实需求考虑,继而提供并且不断完善更人性化的配套服务。

PART 3.
城市公共空间功能 性别友好下的人性化服务

在时代发展中,各种社会角色的转变之下,城市公共空间功能和社会公共服务也应积极做出改变,如何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这对城市、相关部门管理者在公共场所育婴空间和配套服务建设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而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分析解读,我们也能总结归纳出相应的经验。

# 设计规划上

对城市发展而言,育婴服务设施应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中,以标准化推进其规范化建设,而这一过程需要重视不同性别、群体的视角,打造更具包容性、更符合群体使用习惯的空间设计模型。

# 运营维护上

以场所占地面积和日客流量的高低,积极改造、增设现有服务设施的内部空间设施,激活更多空间资源,这也有助于提升大型商业空间的吸引力,而针对维护成本高的空间,管理单位可以考虑引进商业合作,增加收益。浙江省在2021年1月24日实施了《母婴室建设与管理规范》,提到母婴室设有哺乳区、盥洗区、备餐区和休憩区,并要求建筑面积为5000~10000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超过5000人不足10000人的公共场所,应设置单独的三星级母婴室;建筑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超过10000人的公共场所,应设置单独的四星级或五星级母婴室。

▲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母婴室

▲ 杭州奥体中心训练馆母婴室

▲ 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母婴室

为迎接亚运会,杭州政府推进成长空间友好,持续提升亚运场馆母婴设施建设,例如萧山区在亚运场馆内新配置了10个母婴室,其中萧山的奥体中心就有5个母婴室。

# 日常监管上

虽然我国各大城市相继建立了大量育婴室,但各地在育婴设施建设和监管政策上参差不齐,亟需完善育婴场所建设公共政策体系,构建健全法律框架,多方配合共同做好公共场所服务设施的卫生、安全监管与维护,为这些服务设施使用护航。今年2月,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印发《上海市母婴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明确应当建设母婴室的范围,指引和规定母婴室设置要求、标识、全市统一规范的母婴设施信息登记制度,建立母婴设施星级评估制度等。

▲ 嘉定西客运站的母婴室

▲ 嘉定南翔印象城宝爸友善育婴室

上海嘉定的客运站、商场等公共场所的育婴室也结合大众实际需求,提供女性专用哺乳室、宝爸友善的母婴室,并采用“一客一落锁”保护宝妈、奶爸的隐私,避免尴尬和不便,同时还增加除哺乳必需以外的休闲设施,丰富使用功能。

当前国内很多城市已经在育婴服务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总的来看,我国公共场所业态配套服务的建设发展,还需要在规划和运营上积极引导应对社会大众的真实需求,进而不断丰富完善城市功能,这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免责声明:
文章部分用图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用作内容分享,不作商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