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度假游开启全球竞争时代,海南旅游真的要反思?

2024年开年至今,海南面临着持续的舆论压力,包括对海南旅游品质和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的质疑。较差的旅游体验以及春节期间“来了走不了”等负面印象的影响下,海南岛的旅游吸引力大不如之前。在今天,一个各国持续发力吸引游客的时代,全球海岛度假旅游目的地和产品竞争激烈的境况下,海南该如何优化旅游服务,继续讲好中国牌的国际化海岛度假区故事?

发布日期:2024-06-19

2024年开年至今,海南面临着持续的舆论压力,包括对海南旅游品质和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的质疑。较差的旅游体验以及春节期间“来了走不了”等负面印象的影响下,海南岛的旅游吸引力大不如之前。在今天,一个各国持续发力吸引游客的时代,全球海岛度假旅游目的地和产品竞争激烈的境况下,海南该如何优化旅游服务,继续讲好中国牌的国际化海岛度假区故事?

PART 1.
海南岛旅游:持续的舆论压力。

2024年开年至今,仅一个冬季旅游市场,海南就连“扑”了两次。

首先是元旦假期,海南省旅游就率先遭遇了“滑铁卢”。据2024年我国元旦假期的旅游数据,哈尔滨共接待游客304.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9.1亿元,而三亚共接待游客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2亿元。而2024年1月1日至28日期间,赴泰国际游客人数累计达2743147人次。以数据来看,无论是在游客人次,还是旅游总收入方面,哈尔滨都远超三亚。之后,在春节期间海南旅游更是掀起不小风波,包括春节假期后半程离岛机票价格飙升、新能源汽车出岛船票供不应求、自驾车过海拥堵严重等问题。

更让我们关注的是,随着东南亚黄金旅游区加入免签“朋友圈”,让不少中国游客在假期有了更多出游地选择。也不由得让人疑惑:海南作为常年以来国内海岛旅游度假的首选,在“新马泰”的“围剿”下,还会成为热门旅游地吗?

回顾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海南国际旅游市场起步相对较晚。虽然海南三亚的亚龙湾与声名远扬的国际度假海岛夏威夷纬度相同、自然资源相似,但在早年间,海南岛也只是默默无名的中国热带海岛。在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区,亚龙湾成为中国首批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1993年,海南确定了将“热带海滨度假休闲”作为海南旅游发展主题,还打出一条旅游广告:到夏威夷太远,到中国海南岛!

◎2012年,亚龙湾鸟巢度假村
图/人民画报
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是中国具有热带风情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近十余年来,尽管海南着力打造自己作为国际旅游岛的形象,并引入了一些国际航线和酒店品牌,海南旅游业也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但仍可以看到海南岛与美国夏威夷、泰国普吉岛等国际度假胜地具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当前海南岛面临的舆论压力,包括大众对海南旅游品质和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的质疑,以及全球海岛度假旅游目的地和产品的激烈竞争,都是客观存在的。

PART 2.
 “新马泰”免签:三亚旅游国际化之“痛”。

随着国门重开、出入境免签政策利好,许多中国游客似乎都将目光转移至东南亚免签国,去“新马泰”还是去三亚也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多有网友表示“去海南不如去新马泰”,“不是三亚去不起,而是泰国更具性价比”......

不难发现,如今三亚面临的海外同类旅游产品竞争明显加剧,在东南亚诸多海岛和夏威夷、塞班岛等地的有力竞争下,离岛免税优势也在快速弱化。看上去,三亚的吸引力大不如之前。

◎古巴 巴拉德罗海滩风光

图/网络公开资料
今年5月,在2024年古巴旅游节的闭幕式上,古巴旅游部长胡安·卡洛斯·加西亚宣布,持有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无需签证即可入境古巴,并宣布中国为2025年古巴旅游节主宾国。另外,当地时间5月4日,马来西亚移民局发布通告称,将进一步优化中国游客入境程序。

除了不断扩大的免签“朋友圈”抢夺游客,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三亚或者说整个海南岛旅游的刻板负面形象,似乎一直未能真正的实现扭转。而从近年来国内旅游业发展来看,三亚旅游口碑舆论并非孤例,毕竟自媒体时代,各种正反面的舆情和口碑都会被无限放大。对此,城市地区尤其是老牌旅游城市,在发展当地旅游业的过程中是否也需要时刻保持警醒:一座城市热度的维持,离不开被服务的游客口碑。

与此同时,国际化游客比例相对较低也是三亚旅游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一大“痛”处。历史上,三亚的客源主要来自国内游客和东南亚华侨,近年来才开始吸引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游客。据相关负责人透露,“即使是三亚最大的国外客源国——俄罗斯,大部分来访的都是普通游客,高端的俄罗斯游客更喜欢去地中海、加勒比海,而中端的游客可能会选择东南亚旅游。”

虽然以三亚为代表的海南岛旅游资源在我国,甚至在亚太地区都可称之为一流。但一手好牌,不能空有。目前当地提供的娱乐设施比较少,缺乏好的创新业态,同时较高的物价和较差的服务体验都会成为国内外游客“望而却步”的因素。

据统计,自2023年3月15日海南恢复实施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签政策以来,海南全省共接待免签入境外国游客9.2万余人次,呈现逐月回升态势。从2023年10月起,免签入境人数增长更是进入快车道,首次突破万人次(达1.4万),12月近2万人次。虽数据增长迅速,但数量还不够引人注目。无论是从顶层设计还是从实际数据结果来看,三亚都不是国际游客首选的入境游目的地,入境游客占比偏低是一个十分残酷的事实。

PART 3.
全球海岛同台打擂:海南岛的“重生”实践。

通过对比研究夏威夷和海南,我们可以窥见,夏威夷的成功离不开其丰富的综合旅游设施和精致休闲度假氛围,这吸引了许多国际游客。然而,三亚作为海南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核心区,对标世界其他知名海岛,其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待增强,标志型旅游吸引物也尚未形成巨大的国际化品牌效应。再放大到整个海南省,其在购物选择、娱乐设施、体验服务,以及国际游客量吸引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如果说海南旅游业正面临着巨大的产品竞争挑战和舆论压力,那么也正面临着其前所未有的机遇。前段时间,世界旅游联盟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景气报告》,预测今年将是出入境游市场从恢复性增长迈向持续性繁荣的重要一年。从当前国内入境游市场表现来看,海南的入境旅游市场大有可为,包括从重视对周边国家的入境游客的统计和分析入手,制定一系列针对性的吸引策略,提升旅游设施的品质和数量,优化入境游服务,吸引更多入境客群,提升海南在国际旅游市场的地位和竞争力。在免签政策利好的情况下,发展联通越南、泰国等地的国际邮轮航线,也有利于联动大力发展海岛游、邮轮游和游艇游,开创海洋旅游“双循环”新格局。

诚然,在审视国际旅游岛建设成果时,仅从经济数据出发是片面的。我们也看到,海南当地的一些政府部门、业内协会等已经注意到海南旅游当前的各种不足,为实现海南海岛旅游业“重生”制定利好政策。也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海南想要尽快补回已经丢掉多年的口碑和声誉,当地政策制定部门、旅游管理部门、交通部门等主体还需要拿出更多实质性举措,不能停留在“喊口号”阶段。 

伴随着国内外游客对于生态环保、文化体验的需求增加,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渐重视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发展,例如挪威的北极圈观光和新西兰环保旅游计划。这也透露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方向,海南众多小岛在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方面也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海南文昌自然风光

图/网络公开资料
三亚除了传统的海滩度假,未来还将发展海上娱乐、生态旅游等新型旅游项目,预计到2030年,年游客量突破五千万人次。而以丰富的海岛资源和独特的海岛文化而闻名的文昌,则将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和海岛度假,打造生态环保型的旅游目的地。

几十余年来,海南旅游业虽增长较快,但旅游国际化还有漫长道路要走。不过随着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和政策的支持,我们也可以预见,“十五五”期间海南多个小岛或将迎来一场新的“重生”。

2024年城市旅游正在持续推进,你觉得海南可以放大哪些优势,让其继续成为游客的选择?


声明 
图文内容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和业内交流之目的,仅供阅读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