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邮轮重返中国市场,是否交上了满意答卷?

前两年受客观因素影响下,全球邮轮旅游陷入停滞,国际邮轮陆续退出中国。随着旅游业复苏,2024年我们看到了国内高端客群的旅游目的地回归到国内的趋势,地中海邮轮、皇家加勒比等国际邮轮纷纷重新谋划布局中国市场,内河游轮品牌也争相加入竞争,中国邮轮大力发展本土品牌的呼声同样越来越高。

发布日期:2024-05-15

前两年受客观因素影响下,全球邮轮旅游陷入停滞,国际邮轮陆续退出中国。随着旅游业复苏,2024年我们看到了国内高端客群的旅游目的地回归到国内的趋势,地中海邮轮、皇家加勒比等国际邮轮纷纷重新谋划布局中国市场,内河游轮品牌也争相加入竞争,中国邮轮大力发展本土品牌的呼声同样越来越高。

PART 1.
外资邮轮重返
2024年中国海上游恢复如何?

2023年3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国际邮轮运输有序试点复航方案》,提出在上海、深圳邮轮港口试点恢复国际邮轮运输;9月,宣布全面恢复。年底,2023中国邮轮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与会者普遍认为,2024年是中国邮轮经济全面恢复的关键标志年。

停摆三年后,2024年,外资邮轮们正在重返中国。

今年元月,上海率先实现邮轮旅游常态化。先是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从上海开启商业首航。随后3月16日,全球最大家族邮轮企业MSC地中海邮轮旗下“MSC荣耀号”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正式开启中国大陆地区母港首航。另据了解,2024年冬季,“MSC辉煌号”也将靠泊深圳和厦门,在中国市场形成双船四母港部署。

五一前夕,国际邮轮巨头皇家加勒比旗下的“海洋光谱号”停靠泊吴淞口国际邮轮港1号码头,回归阔别4年半之久的上海母港,并于4月27日起恢复运营上海母港出发的国际度假航线。早在去年5月,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就率先完成了2024年国际游轮航线在华部署,今年前五个月,皇家加勒比集团旗下共有4个品牌5艘次游轮近万余名国际游客入境上海。而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上海两大邮轮港口也都迎来了一场久违的人潮。

◎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号”邮轮

◎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号”邮轮海上攀岩墙
图/皇家加勒比集团

自2009年,皇家加勒比进入中国市场已有十五年之久。此次“海洋光谱号”回归中国母港,其丰富的活动与精心的餐饮是光谱号吸引中国游客的“利器”。

虽然今年的邮轮市场与鼎盛时期还无法相提并论,但也份外热闹。据中国交通运输部2024年4月29日介绍,今年以来,已有10余艘国际邮轮在中国境内港口开展运营,包括元旦首航的“爱达·魔都号”和其他中国境内港口始发的日韩航线、越南航线、香港地区航线等,以及外国邮轮入境的访问港航线邮轮,一季度旅客运输量达19万余人次,预计中国邮轮运输市场将继续稳步回升。尤其2024年春节期间,作为全面恢复国际邮轮运输以来的首个新春佳节,中国邮轮旅游需求集中释放,消费活力尽显。

但时隔几年,旅游市场格局日新月异,国际邮轮再度启航,重新适应中国市场也并非易事。

PART 2.
同台竞技
国产邮轮与国际邮轮问题重重?

面对当前巨大变化的中国市场,皇家加勒比方面表示:“消费者的预定周期更加提前;旅客年轻化,相较2019年,中国出发的旅客平均年龄降低了2.6岁;房型选择高端化,更愿意选择套房和阳台房,人们更加理性,消费正在升级。”

抛开游客群体的变化不谈,从业内角度,随着国际邮轮企业入场退场,国内邮轮企业加速崛起,邮轮市场的“混战”,或许在当下才真正迎来开端。

过去几年,本土邮轮品牌一直都在加速前进发展。不止是“爱达·魔都号”,早前上海蓝梦国际邮轮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蓝梦之星”号、招商维京游轮旗下 “招商伊敦”号在周边国家的试航之旅,都印证我国邮轮早已开始发力。只是在本土邮轮与国际邮轮同台竞技中,我们也看到很多问题是一致的。

作为中国本土邮轮品牌,爱达邮轮旗下“地中海号”本该成为中国消费者的福音,但在去年天津首航时,却遭大量游客在社交平台上吐槽,涉及餐饮、网络、观光线路、娱乐设施等多个方面。比如在首航轮次出现马桶、空调、电话故障、没有热水的情况;在下船时间规划、WIFI服务等方面也存在问题;此前宣称提供6档网络套餐,在上船后因系统问题仅能提供一款......

同样,在邮轮行业深耕数十年的国际邮轮MSC地中海邮轮“荣耀号”,自启航以来,也难逃类似问题。游客持续吐槽上下船排队时间长、餐厅人多服务不到位、港口接驳混乱、岸上观光项目体验不好等问题。此外,年轻游客与邮轮的主力受众中老年群体之间的矛盾凸显:年轻游客在自助餐厅取餐“抢不过”中老年游客,中老年游客在邮轮上跳广场舞引发年轻游客抱怨等。

◎MSC地中海邮轮“荣耀号”
图/MSC地中海邮轮官方

虽然当前从市场恢复供给到游客恢复出游信心,仍然还需要一定时间,但不论是从与国际邮轮企业的竞争还是游客成熟度和市场需求,接下来都会是一个利好时期,想要立足中国市场,尤其对于想要在国际老牌邮轮中竞争突围的本土品牌,产品与服务是关键。

PART 3.
布局中国市场
需靠产品与服务立足?

正如上述所言,虽然消费者需求、营销模式和市场都发生了变化,但不变的是庞大的消费潜力。当前,在全球旅游复苏下和国内政策利好下,对于国内邮轮企业而言,确是难得的发育成长时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多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邮轮旅游渗透率仅万分之一,也就是说,一万个人中可能只有一个人乘坐过邮轮,且复购率低,约仅占20%-30%,而美国邮轮复购率可达70%。据国际邮轮协会最新发布的《2024年邮轮行业现状报告》,2023年全球邮轮接待人次达3170万,较2019年增长6.8%。其中,从亚洲与中国出发的邮轮游客数量仅占全球的4.6%。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邮轮市场从潜在的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客源市场,但中国邮轮市场的开拓也仍是任重道远。

回望2024开年至今,重返市场的邮轮也陆续交出了答卷。鉴于邮轮经济当前面临的挑战,都在提醒我们,想要抢夺中国邮轮市场,不论是从产品匹配需求还是市场发展逻辑,政策制定者和旅游企业都要改变观念,包括重塑邮轮营销和运营模式,打造融合创新的体验项目和消费场景,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邮轮服务等。譬如社交媒体的发展,缩短了企业和消费者的沟通路径和效率,新媒体的运用让大众消费者有机会和渠道更了解邮轮,也有利于企业掌握消费者需求。

◎“海洋光谱号”游船观鲸
图/皇家加勒比资讯中心

皇家加勒比表示,在2024年进行邮轮岸上游模式的划时代转型,脱离以购物为主的单一岸上游行程,打造百余条涵盖周边国家热门目的地城市的精品游线路。亮点包括游船观鲸、直升机俯瞰火山、观光列车、海滩骑马、都市漫步、美食品尝、亲子游等。

诚然,对中国邮轮业而言,关键还是提供极具吸引力的优质产品和提升国际标准化服务水平。国产邮轮在餐饮、住宿上的条件目前不比外资邮轮差,甚至更有性价比,但本土管理运营模式远不如国外邮轮,以致于中国邮轮产业还是容易被定义为“初级玩家”阶段。另外,优化邮轮市场的营商环境也必不可少。包括加快建立邮轮运输、港口、旅游等标准,与国际服务标准接轨,以及加强邮轮通关、市场监管、信息标准等方面的合作交流等方式,充分释放中国邮轮市场的巨大潜能。值得关注的是,国家移民管理局决定从2024年5月15日起,乘坐邮轮并经由境内旅行社组织接待的外国旅游团(2人及以上),可从天津、辽宁大连、上海、江苏连云港、浙江温州和舟山、福建厦门、山东青岛、广东广州和深圳、广西北海、海南海口和三亚等13个城市的邮轮口岸免办签证整团入境停留不超过15天。同时,为支持邮轮旅游发展,决定将大连、连云港、温州、舟山、广州、深圳、北海等地的7个邮轮口岸新增为中国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方便符合中国过境免签政策条件的外籍旅客乘坐邮轮过境。

我们同样不可忽视,国内外邮轮业也在共同面临着产业对环境影响的挑战。虽然邮轮公司正在努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但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在,中国母港邮轮市场以年55%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第二大邮轮市场。我们期待,随着中国邮轮业不断发展,我们能够享受到更好、更环保的海上旅行体验。

你期待邮轮市场和产品服务还将带来怎样的变革?


声明
图文内容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和业内交流之目的,仅供阅读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