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东西部协作战略服务项目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旅融合东西部协作战略服务项目是东西部协作双向赋能的代表,直接促成了宁夏贺兰山东麓综合开放发展试验区的成立,为全国第二个省级...

发布日期:2023-09-21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旅融合东西部协作战略服务项目是东西部协作双向赋能的代表,直接促成了宁夏贺兰山东麓综合开放发展试验区的成立,为全国第二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树立了产业优势和主题特色。经过5年时间的全面合作,通过智库建设、人才培养、区域联动、项目招引、营销推广等工作,极大改善了宁夏在葡萄酒综合产业布局、三产融合模式、智慧增效场景等方面的发展态势,为实现千亿葡萄酒综合产值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本期我们归纳梳理了宁夏贺兰山东麓产旅融合东西部协作战略服务项目中重要的工作节点,一起再次回顾经典案例内容。

PART 1.
助力宁夏国家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2021年5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印发了《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用5年时间打造千亿级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目标。这是全国首个特色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是“国字号”招牌,标志着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进入国家战略,宁夏乃至中国葡萄酒产业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2021年7月9日,“共建首家葡萄酒综试区,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圆桌会议暨第一次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在银川召开。与会40余位专家涉及葡萄酒种植、酿造、品牌、销售、管理、信息化等相关领域,涵盖葡萄酒全产业链,专家达成共识,坚持开放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中国葡萄酒要构建产业体系、文化体系和话语体系。


▲ 浙江珞拾首席专家周玲强教授受聘宁夏国家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专家

周玲强教授在工作会发言中提出,“种、酿、游”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着力葡萄酒旅游的产品开发和服务配套,是综试区实现千亿产业的重要途径,未来将带领团队致力于挖掘、弘扬中国葡萄酒、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让中国葡萄酒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味、中国品质,推动文旅产业与葡萄酒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 周玲强教授在圆桌论坛中发言

PART 2.
《中国葡萄酒旅游市场网络评论研究报告》发布

2020年10月23日,浙江珞拾与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智库、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联合推出《中国葡萄酒旅游市场网络评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为自治区葡萄和葡萄酒产业相关工作提供了系统、动态、创新的市场洞察。

▲《报告》是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智库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旅游研究院融合创新研究基地宁夏工作站的标志成果,融入了来自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顶尖高校,以及自治区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和自治区文旅厅的多位智库专家意见。智库秘书长、浙江珞拾董事长李罕梁博士为代表的浙大城市学院和浙江珞拾团队,为研究报告做了大量工作。

通过大众点评、携程等主流互联网旅游平台,抓取全国共14个葡萄酒产区,96家在互联网上开展旅游业务的全国酒庄企业,1.3万条酒庄旅游评价数据,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全面分析全国葡萄酒旅游现状和旅游发展问题,以及下一步发展路径,最后从旅游目的地指数、网络热度指数、旅游舒适度指数和拓展度指数,聚焦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的融合创新发展。

▲ 公众号后台私信回复:葡萄酒报告

可下载报告原文

《报告》不仅有助于我们清晰把握宁夏产区葡萄酒旅游的市场动向,更能通过中国各产区的相互比较,了解中国葡萄酒旅游的总体发展现状和特征。宁夏产区有潜力、有实力成为中国葡萄产业融合创新开发的示范地,成为中国葡萄酒旅游的朝圣地。《报告》发布后,其中观点也在政界、学界、业界得到广泛验证。

PART 3.
深化产学研融合,共建教学研究实践基地

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宁夏大学等各个院校近40位专家组成的智库团队,以“葡萄酒文化特色培训+葡萄酒旅游专业实习提升+葡萄酒产业就业输出”的培养模式,为宁夏葡萄酒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提供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浙大城市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分别开设《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开发管理》《葡萄酒文化旅游》课程,成立“中国旅游研究院融合创新基地宁夏工作站”,深化产学融合,共建教学研究实践基地。通过国内外课程和培训体系的内容植入、创新基地建设、大赛活动举办,产、教、研、学、用五位一体,系统性培养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编制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和《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0年)》,为今后葡萄产业跨界融合创新摸清国内发展背景,提出葡萄酒融合创新的具体实施路径。

PART 4.
撰写案例入围《2021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

2021年10月20日,《2021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以下简称《案例》)在北京发布。《案例》收集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50个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中国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优秀成果,并在深入分析、总结研究基础上,就乡村振兴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其中,由浙江珞拾首席专家周玲强和浙江珞拾董事长李罕梁带领的团队撰写的案例《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葡萄酒文旅融合模式》成功入围《案例》。(点击查看: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集选24 |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葡萄酒文旅融合模式)


▲ 公众号后台私信回复:案例

即可获得WTA宁夏案例原文

2021年11月1日,世界旅游联盟秘书处向浙江珞拾发来感谢信,祝贺团队提供的案例《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葡萄酒文旅融合模式》被《案例》正式收录。


▲ 感谢信

PART 5.
出版专著,构建宁夏葡萄酒文化旅游特色体系知识链

出版专著《产旅共富:葡萄酒文旅融合发展创新模式》和编写教材《葡萄酒文化旅游》。其中《产旅共富:葡萄酒文旅融合发展创新模式》系统论述葡萄酒产业发展,根植产旅共富相关理论,研究葡萄酒融合发展模式、产业发展,提出贺兰山东麓产区产旅发展共富思路、模式、产研一体路径,提炼了贺兰山东麓产区产教综合示范模式;《葡萄酒文化旅游》包含葡萄酒起源与发展、葡萄酒旅游资源、葡萄酒产业及产区背景知识、葡萄酒文化基础知识、葡萄酒文化旅游规划与开发、葡萄酒文化旅游运营管、葡萄酒文化旅游融合创新等内容,提炼了葡萄酒教育和旅游跨界发展模式,构建国内自主葡萄酒文化旅游知识体系,探索葡萄酒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向。

▲《产旅共富:葡萄酒文旅融合发展创新模式》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旅融合东西部协作战略服务项目的开展,是对中国葡萄产业和文化旅游融合催生新业态的快速响应,更是对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发展现状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支持。项目开展至今,成果显著。

其中,浙大城市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开设《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开发管理》《葡萄酒文化旅游》课程近三年,选课学生总计超1000人;推广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信息和文化旅游相关信息,吸引总共900多人参与学习;线上举办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论坛、宁夏葡萄酒线上课堂,特色培训讲座等5次以上培训活动,共吸引培训人数1000人以上;累计孵化创新创业项目获奖5项、专业技能大赛获奖8项,挑战杯获奖1项。由北方民族大学《葡萄酒文化旅游》课程携手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酒庄,提出了「基于协同育人的“葡萄酒+文旅”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群建设」,并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产教论坛教学成果实现市场转化,衍生一批宁夏特色酒标、酒器、文创产品等。

近些年,国家高度重视国产葡萄酒产业发展,在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全面深化发展之际,我们将继续依托自身的业务优势,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探索葡萄酒文旅融合模式,为葡萄酒旅游发展贡献宁夏方案,以农文旅融合的方式助推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