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作为存储人类文明成果的容器,为城市主体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活力感知,这种活力表征于提供多样文化娱乐机会、吸引多元文化参与人群、孕育多维生活方式的城市文化场景。本期聚焦2025年上半年中国城市文旅活力评估,通过四项维度指标,构建城市活力指数,并探析城市活力的多维驱动机制与差异化表现的关键成因,以及指标对城市活力指数的显著影响,以期为提升城市和街区等旅游休闲目的地活力提供策略支撑。
PART.1
城市活力相关性分析
城市活力是城市发展质量的一种综合表现形态,也是现代化城市的显著特征。尽管不同学科对城市活力的定义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需要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良好的创新环境和生态环境。
通过对我国20座城市展开研究,我们以城市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大型体育演出赛事场数和社交媒体讨论度这四项维度指标,构建出城市活力指数,并根据活力指数排名,最终选取TOP15的旅游城市作为城市活力相关性的研究样本。
◎图1 城市活力指数排名(TOP15)
◎图2 城市活力指数各指标雷达图图/浙江珞拾制作数据来源:样本城市文旅局发布的官方数据图1、图2基于CRITIC客观权重赋权法,确定四个指标权重分别为0.318、0.236、0.219、0.227,计算得到旅游城市活力指数。图2直观展示各城市多维度数据的分布特征,快速定位各城市在不同指标上的优势与短板,以及各指标与城市活力指数的初步关联。
从地域分布来看,北、上、广、杭等头部城市,凭借发达的经济、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且大型体育演出赛事举办次数频多,在旅游人次、收入及社交媒体讨论度上表现突出,综合旅游活力强劲;中西部城市中,重庆、成都依托洪崖洞、大熊猫基地等网红景点及特色文化活动,旅游活力显著提升;在东北地区与部分西部城市中,哈尔滨受冰雪旅游季节性限制,城市活力持续性较弱;海口则因文旅资源开发深度欠缺,受旅游特性或资源开发程度影响,在多项指标上表现薄弱。
为了避免仅靠视觉判断的主观性,我们又通过定量计算相关系数以确定指标间的关联程度,深入揭示各指标对城市活力指数的影响机制。
◎图3 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热力图图/浙江珞拾制作数据来源:样本城市文旅局发布的官方数据、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如图所示,旅游人次和城市活力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99,表明两个指标之间存在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可以推测旅游人次的增加或减少很可能伴随着城市活力指数的同步变化。大型体育演出赛事场数和社交媒体讨论度的相关系数为0.75,说明两者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演出赛事场数是影响社交媒体热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实际意义而言,旅游人次是城市活力最直接的“温度计”,游客到访能带来消费、就业和文化交流,如北京、重庆等旅游大市,其活力指数凭借庞大的客流稳居前列,印证了“人气即活力”的底层逻辑。
◎表1 回归模型构建结果表/浙江珞拾制作数据来源:样本城市文旅局发布的官方数据、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表1以城市活力指数为因变量,其他指标为自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进一步表明,剔除高度共线性指标旅游人次后,大型体育演出赛事场数(系数0.196,p=0.031)和旅游收入(系数0.608,p=0.003)对活力指数有显著正向影响,前者通过吸引外来观众、增强城市曝光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洛阳牡丹文化节、青岛国际啤酒节弥补旅游资源季节性短板),后者直接反映游客消费层级(上海、成都的旅游高收入源于完善的商业集群与深度体验项目)。
另值得注意的是,社交媒体讨论度对活力指数的影响呈负向且不显著(系数-0.143,p=0.155),与相关性分析中的弱正相关(0.47)矛盾,推测因社交媒体的讨论未区分情感倾向(如哈尔滨冬季旅游争议拉低活力)且多数城市讨论度未达“网红效应”阈值(仅重庆、西安等少数城市通过特色景点触发传播破圈)。
综合来看,在本次探讨维度范围内,城市活力提升需以旅游人次作为核心驱动,通过优化基础设施与旅游节庆扩大客源;旅游收入则依赖商业生态升级与高端产品开发,助力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化;大型体育演出赛事的举办可作为差异化竞争手段,尤其对旅游资源有限的城市具有破局价值;社交媒体讨论度的有效利用则需关注内容质量与情感引导,避免争议性体验影响城市活力。
PART.2
谁在积极影响城市活力格局?
城市的发展变迁受不同因素影响,遗留下各种生态缺失的场所,“空城”、“城市衰落”等现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城市规划者的关注。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者、决策者和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也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增强城市区域活力上。
前文对各种因素与城市活力的关系研究,为我们理解城市区域的活力提供了见解:城市的活力无外乎来自于空间、产业、市场、环境、人才和改革,城市的真正价值更在于每个生活其中的人能否实现美好生活的再创造。
◎澳大利亚丹德农·阿富汗市集文化片区案例来源:大丹德农市/维多利亚政府该片区是围绕托马斯街自然演变而成的社区中心,其中的业态包括阿富汗人经营的咖啡店、杂货店,以及社会支持服务中心。设计改造后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城市街景视觉特征,使街道具有更好的互动性及生命力,从而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同时吸引游客来探索这一片具有良好互动属性的文化目的地。
◎丹麦哥本哈根·超级线性公园(Superkilen)案例来源:哥本哈根市利丹尼亚基金会超级线性公园坐落在哥本哈根文化和民族多元化程度最高的挪莱布罗区,其被划分为三大区域:红色广场(具备咖啡厅、音乐和体育运动场地)、黑色市场(有着经典的广场样貌,喷泉、长凳等)和绿色公园(野餐、锻炼和遛狗好去处)。随着公园的建成,挪莱布罗区从一个是非之地变成了最热门的公共区域之一。
◎上海浦东·浦城路鸿桃废旧物资回收站案例来源:中建八局设计在优化废品分类、存储等功能的同时,该项目通过建筑风貌与景观一体化改造,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干扰,提升了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兼具实用性与美学价值的城市公共设施为同类城市更新项目提供了“功能隐于景”的范例。
可以预测,如何从规划落地到民生配套完善、从产业培育到文化浸润中提升城市活力与品质,吸引人、留住人,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城镇化的重要议题。
PART.3
城市活力提升需关注什么?
建筑学家吴良镛提出,城市更新应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有机更新”,主张城市应像生命体般通过小规模迭代焕发活力。
系统回顾当代中国城市活力的研究进展,我们对城市不同维度的活力评估,可以看作是从数据视角为相关城市做的“体检”准备。正如住建部倪虹部长在两会“部长通道”答记者问中指出,城市体检应该问题和目标导向,寻找人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
就城市活力数据分析而言,其在城市更新中具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是为城市更新提供诊断与策略建议,另一方面是服务城市更新项目库,为引导构建和评估修正项目库提供内容和时序建议。2022年至2023年,浙江珞拾服务《达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项目,在数据采集阶段,除完成常规数据采集工作外,还基于达州城市特色和体检项目特性需求,进一步扩展城市运行数据类型,为城市活力提升提供了问题认知拓展。
◎项目评估思路及指标体系建立图/浙江珞拾《达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城市体检工作涉及面广,达州市城市体检对接20多个部门、10余项专项规划,涉及基础数据80多项。该项目工作针对“指标设计与指标计算分析”的体检环节,重点理顺部门资料数据收集途径,汇集整理数据,同时对照2022年度体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梳理整改情况。
在诸多的研究讨论中,值得肯定的是,城市活力的提升需关注人居环境和空间资源的优化,在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之间找到平衡。
最后,本文研究结论为不同城市精准识别短板、制定差异化策略提供了研究方向参考和数据支撑,即高活力城市应强化多元指标协同,中等城市需填补传播与活动缺口,潜力城市则需聚焦资源深度开发与短板指标突破,共同构建“人气—消费—活动—传播”的正向循环机制。这也为后续城市规划运营监测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引。
你认为,一座城市的“活力”还应该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