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跟踪(二):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产业 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日前表示,要发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导向作用,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和任务分解,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研究重点。面对“新质生产力”命题下的新技术迭代、新消费需求、新发展格局,本期“十五五”规划跟踪我们将探讨新质生产力是如何为文旅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发布日期:2024-04-11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日前表示,要发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导向作用,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和任务分解,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研究重点。面对“新质生产力”命题下的新技术迭代、新消费需求、新发展格局,本期“十五五”规划跟踪我们将探讨新质生产力是如何为文旅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PART 1.
“新质生产力”概念脉络

作为2024全国两会新词热词,“新质生产力”一词最早于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后引起广泛关注。

根据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定义:新质生产力(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当前新质生产力所依托的新产业,主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经济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具有高度的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

▲ 新质生产力逻辑关系图
图/央视新闻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理解、认知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当下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文旅经济的创新、低碳、高质量发展同样需要新质生产力的加持,文化与科技的结合,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也会诞生不同的产业业态和消费模式。

我们不妨这样表达:文旅产业新质生产力是在新科技革命和新消费时代,新人力资源、新文旅资源和新产业模式叠加形成的文旅产业经济运行的新型发展模式,这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是建构在新供给形态、新消费形态和联接供求的产业运行新模态,通过科技创新、服务模式升级、产业融合等手段形成的新的生产力量。它推动了传统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出新的业态、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

PART 2.
新质生产力在文旅高质量发展中的表现

回望文旅产业,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区块链和云计算技术的普及,以前沿科技打造新颖的文旅体验正成为热门趋势,我们见证了对传统旅游消费和出行方式的彻底颠覆,文化和旅游领域的融合发展也愈加明显地展现出科技的驱动力。

新业态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科技”的双轮驱动之下,文旅产业新业态创生、新场景涌现,而文旅产业拥抱“新质生产力”,也将在文化旅游的资源活化、产业整合、沉浸消费等多方面带来巨大提升。 

例如,在升级旅游消费体验方面,新质生产力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智慧旅游的手段实现。其中,沉浸式体验和智慧导览是最典型的应用形式。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优化了旅游预订和支付过程,增强了旅游体验的个性化和便利性,且改变了文旅景区的运营、管理模式。如今游客实现了实时获取旅游信息,享受更加灵活和定制化的服务,同时,景区管理者也能够更有效地管理游客流和资源配置。在文物修复领域,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文物的生物清洗,以及利用生物材料进行文物修复等。

▲ DNA存储的敦煌壁画

将敦煌研究院提供的10幅精选敦煌壁画存入DNA中,通过加速降解实验验证,通过DNA存储创新算法,壁画信息可在实验室常温下可靠保存超过千年,或9.4℃下2万年,实现了人类文化遗产的长期保存。

总结诸多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也将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从新管理模式颠覆、新场景拓展、新业态打造、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等方面,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让文旅产业走上转型升级的“高速路”。


参考文献
1. 2024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的八大场景变革,亿欧智库
2. 热点报告-新质生产力,洞见研报
3.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赋能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中国文化报》
4. 数智技术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常城,《河南日报》


声明 
图文内容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和业内交流之目的,仅供阅读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