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 游历千年良渚古城,寻找北纬30度人们曾经的生活轨迹

太湖流域自古是鱼米富庶之地,碧水纵横,绿树繁茂,花香鸟语。几千年前,良渚文化就从这里慢慢发源。曾经的沃土良田也许被今日的泥土痕迹掩埋,但是因为70年...

发布日期:2020-09-21

「探访」良渚

太湖流域自古是鱼米富庶之地,

碧水纵横,绿树繁茂,花香鸟语。

几千年前,良渚文化就从这里慢慢发源。

「前记」

曾经的沃土良田也许被今日的泥土痕迹掩埋,

但是因为7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遇,

曾孕育于这里的良渚文化,

在被揭开一角后,慢慢的被更多人提起。

良渚的神秘早有耳闻,但一直未有亲身感受。

近来杭城秋雨淅沥,烟雨江南,最为惬意,循着初秋的凉意,我们一行人来到了良渚,开始探索之旅。

PART 1.
神 人 兽 面 纹

良渚最有标志性的,当属他的兽纹文化。

无论是出土的玉器还是各种陶器,

上面都有小到肉眼无法看清的雕刻纹饰。

仔细去看,玉器和陶罐上面也会有很多刻饰。

▲ 三叉形器

▲ 玉琮

▲ 玉串

进入良渚遗址公园,首先映入眼中的就是一座巨大的雕塑。

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十分敬畏,

神人兽面纹代表着统治者君权神授的理念,

同时也是整个良渚人民的精神信仰。

PART 2.
建 筑 文 化

受“以山为郭、天地之中”理念的驱使,

良渚人在现今余杭的一处湿地上,建起了王城。

宫殿是良渚的核心区域,在其外围,筑有城墙。

遗址公园分布许多水稻田,

它们基本上可以表现出当时良渚的水域面积。

根据城墙的区域修建划分,

当时普通的百姓已经和王氏成员有明显的区分。

这是我们第一个参观的地点——城墙旧址。

现存的城墙有六公里,

如果由三个人每天垒一土方来算,

一万个人需要连续不间断的垒建3年。

PART 3.
良 渚 人 的 生 活

第二站参观的地方属于内城区,内有良渚漆器和骨器的作坊。

不同的镂空雕塑再现了当时良渚人的制作场景。

有的在搭建房屋、制作漆器,有的在制作骨器。

河流两侧“木桩护岸”的技术,现在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

挖掘出的竹筏和独木舟,

则展示了当时良渚人邻水而居的一种生活状态。

PART 4.
良 渚 人 的 食 物

千年前,就已经有螺丝等各种水生动物了

还有水稻、粟米等,

除此之外,良渚人还会狩猎,驯养家猪。

「后记」

五千年前的良渚古人,

用他们的智慧筑起了一座城。

自从70多年前考古工作开始,

已经寻觅到许多关于这座古城的故事。

当然,由于年代久远,

可能还有许多也许再耗费70多年也找不出答案的事情。

但是,它的存在,

始终给予我们精神动力,去面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