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路边海鲜排档的菜单上,清蒸海鱼对本地人标价98元,对游客却标价168元;某特色餐馆的招牌菜,本地居民享受会员价,外地游客却只能按原价支付。“阴阳菜单”这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在不少旅游城市屡见不鲜。其背后折射出监管盲区、行业生态缺陷、维权机制不畅,以及部分经营者的短视行为。事实上,这类问题已成为全球旅游市场共同面对的挑战。
PART.1
“阴阳菜单”,差的何止是价格?
月前,有博主发布短视频反映,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某火锅店使用两份价格不同的菜单招待客人,本地客人菜单的菜品价格普遍低于外地游客菜单的菜品价格,且存在缺斤短两情况。面对质疑,店员称该店与部分旅行社有合作,因此区分“本地价”与“游客价”。
◎在视频展示的“阴阳菜单”中,同一盘羊肉,本地人消费198元,游客却需支付298元,涉嫌“阴阳菜单”。8月2日,海拉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店进行立案调查,最终作出警告并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
类似事件并不罕见。2023年10月,三亚市市场监管管理局在专项检查中发现,天涯区某海鲜餐厅使用两种不同价格的菜单,对讲普通话的顾客使用价格较高的菜单;同年12月,哈尔滨一饭店被曝设置阴阳菜单,同样菜品外地游客比本地人贵了100元;2024年1月,有网友爆料广西桂林市正阳步行街某米粉店出现“阴阳菜单”,本地人5元,外地人10元;2025年6月,一游客爆料在重庆北滨路某烧烤摊遭遇了不合理收费......
在社交媒体平台搜索“阴阳菜单”“游客价”等关键词,至今仍有大量爆料帖文。这类行为遍布国内外多个热门旅游城市,且手段日趋隐蔽:有的餐厅备有两套纸质菜单,有的利用电子菜单依据用户定位差异化定价,还有的借套餐组合、服务费等名义变相实施价格歧视。价格问题,已成为影响旅游体验的显著痛点。
◎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众多用户分享在国内外旅游遭遇“阴阳菜单”的经历。
餐饮价格如同一道水位线,清晰映照出一个地区的旅游服务水平和市场秩序。
在各地文旅部门竭力吸引“流量”的今天,“阴阳菜单”却可能让一座城市辛苦建立的旅游形象顷刻崩塌。正如网友所言:“信任的崩塌只需一瞬间,重建却需十年功。”
PART.2
一店失信、全域买单,信任危机的扩散
“阴阳菜单”表面是价格欺诈,深层却暴露出监管的滞后、行业自律的缺失、消费者维权困难,以及部分商家的短视经营策略。
从消费者心理看,价格公平是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基础。研究显示,游客对价格公平的感知直接影响其旅游体验和重游意愿。一旦发现被故意多收费,游客产生的被欺骗感和不公感,会显著降低其对整个城市的印象评价。
经济学上,“阴阳菜单”实质上是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尽管差别定价在商业理论中并非绝对错误,但基于地域来源的歧视性定价,明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即禁止“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
该行为还易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效应。当部分商家通过欺诈手段获取超额利润而未受到惩罚时,诚信经营者反面临竞争劣势,最终可能导致整个行业信誉崩塌和市场环境恶化。
由此可见,“阴阳菜单”的危害远超一家店铺的口碑滑坡,其负面影响具有多重性和扩散性:侵害消费者权益,涉嫌价格欺诈;通过社交媒体迅速发酵,破坏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甚至形成地域污名;损害正规商家利益,导致行业陷入恶性竞争;监管成本激增,查处需投入大量行政资源。
更重要的是,此类行为会造成广泛的“信任裂痕”,修复成本极高且效果有限,最终需由整个旅游目的地共同承担。
PART.3
旅游是“长期工程”,而非“一锤子买卖”
近年来,多地大力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出各类优惠政策和创新举措,成效显著。但旅游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声誉经济”,游客口碑是一个景区、一座城市珍贵的“形象招牌”。
各方需清醒认识到,旅游消费绝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需长期经营和维护的过程。这对所有参与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方面,餐饮、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等各个环节的经营者,需要秉持“长期主义”,通过优质产品与服务赢得信任,不断优化体验,落实全链条治理责任。这既为自身积累声誉,也为城市添彩。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加强常态化监管,探索利用技术手段实时监测价格异常,尤其在旅游旺季;同时建立奖惩机制,表彰诚信、惩戒失信。行业内部也应推动自律,构建内部监督体系。可借鉴国际经验,如葡萄牙今夏出台一系列新规,对沿海海滩商品与服务设置价格上限,并成立跨部门检查小组实地抽查,遏制“天价消费”,保障公众权益。
此外,畅通投诉渠道是公众参与监督的前提。相关部门应完善消费者投诉渠道和设计有效的举报激励机制,及时核查、反馈并公开处理结果,切实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三亚公安创新推出“1+3+N”旅游警务模式,以智慧警务平台为核心,整合景区监控、游客投诉、交通流量等数据,承诺涉旅纠纷“5分钟响应”、失物寻回的“24小时在线”,实现“预警、调度、处置、反馈”全流程闭环。“三亚放心游”等相关网络平台亦可将举报信息转至市热线办。(图源:海南省公安厅)
◎张家界出台《旅游市场违法经营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明确奖励机制、途径、标准等,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对查实的价格欺诈行为予以奖励,有效提升维权积极性。
显然,根治“阴阳菜单”等问题,营造健康、公平的旅游环境,仅靠监管“重拳”远远不够。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社会共治的合力,需要长期坚持和系统施策,更需要每一个市场主体、每位行业参与者和公众担任共建者,构建一个包括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公众参与和技术赋能在内的多元共治体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社会工程。
这些旅游城市的餐饮经营者,为何总热衷于“宰客”?欢迎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