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雪场陆续开板,“尔滨”能否再度顶流归来?

冬季已至,北方多地雪场陆续开板迎雪季,今冬(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北方滑雪酒店的订单量同比增长22%。从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预订情况看,去年冬季爆火的“尔滨”也已迎来第一波预订高峰。值得肯定的是,我国对滑雪等冰雪游的习惯和认可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冰雪游市场也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不过对比欧美日这些冰雪旅游市场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目前国内冰雪休闲度假供给端仍存在一些差距。随着新冰雪季的争夺赛打响,如何避免冰雪旅游目的地形象同质化发展,实现在全球范围内抢人,成为当前冰雪文旅目的地的实践挑战。

发布日期:2024-12-06

冬季已至,北方多地雪场陆续开板迎雪季,今冬(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北方滑雪酒店的订单量同比增长22%。从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预订情况看,去年冬季爆火的“尔滨”也已迎来第一波预订高峰。值得肯定的是,我国对滑雪等冰雪游的习惯和认可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冰雪游市场也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不过对比欧美日这些冰雪旅游市场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目前国内冰雪休闲度假供给端仍存在一些差距。随着新冰雪季的争夺赛打响,如何避免冰雪旅游目的地形象同质化发展,实现在全球范围内抢人,成为当前冰雪文旅目的地的实践挑战。

PART.1
去年爆火的“尔滨”在今冬升级回归

11月下旬,随着长白山和阿勒泰各大雪场开板,南方多景区减免门票,2024冬季文旅消费市场已火热开局。12月2日,同程旅行发布的《2024冬季旅游趋势报告》显示,冰雪游是2024年冬季最热门的出游主题。于十月底就开板的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早已迎来了今冬第一批滑雪人。

虽然还有部分户外雪场暂未开板,但大家对冰雪游的热情已经沸腾。11月以来,同程旅行平台冰雪游相关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超过3倍,黑龙江、吉林、新疆率先进入雪季,北京、河北、四川等省市的冰雪游关注度也持续上涨。 

与此同时,从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预订情况看,去年冬季爆火的“尔滨”已经迎来第一波预订高峰。同程旅行数据显示,10月最后一周,哈尔滨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56%,未来3个月入住哈尔滨当地酒店的预订热度环比上涨78%;去哪儿平台数据也显示,11月,哈尔滨搜索量环比上月增长三倍。作为去年冬季冰雪游目的地的“顶流”,爆火一年后,哈尔滨热度依旧不减。

今年,哈尔滨这座城市也在努力延续着这波流量。据哈尔滨文旅方的消息,2024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预计将于12月中旬开园,面积将从上个冰雪季的81万㎡扩展到100万㎡,用冰量将超过30万立方米,是历届最大规模。不仅如此,经过一年的准备,哈尔滨也整出各种“新活”,重点突出一个“升级回归”,包括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优化、街区商铺创意升级、娱乐项目增加新玩法、服务更细致以及政策保障更加完善等等。 

◎接下来,哈尔滨还将举办系列亚冬会测试赛及多项冰雪赛事。冰雪大世界整体设计负责人称,为了契合亚冬会主题,今年冰雪大世界主题乐园将会用冰雕打造亚洲各国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建筑。

再看向景区方面,除了传统热门的冰雪游景区外,游客也逐渐发掘出更多小众雪景打卡地,例如四川瓦屋山景区,在上个月最后一周的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近5倍,更是在11月30日预订人数达到上限。

PART.2

市场“热雪沸腾”但供给端仍有差距 

分析近年来国内冰雪游市场表现和客观数据,我国户外冰雪运动的人群基础不断扩大,冰雪游的参与人数和规模都在不断增长,可以肯定的是,我国对滑雪等冰雪游的习惯和认可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同时,较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使得民众在面对冰雪运动这类休闲娱乐项目时有了更多自主决策权,冰雪游市场也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不过横向比较欧美日这些冰雪旅游市场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目前国内的滑雪休闲度假供给端仍存在一些差距。

以冬季旅游中的滑雪产品为例,欧美日等国家的冰雪旅游目的地、度假型雪场是主体,且市场份额大,而中国的初级特点明显。一方面,滑雪这项运动具有一定的门槛,在中国,大众滑雪文化基础薄弱,有技术要求的滑雪更多算是一种“小众”运动,以初级体验式为主的新手游客,未能真正转换成为滑雪爱好者。另一方面,滑雪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包括滑雪装备、交通、住宿、教练费等各方面的费用。虽然一些年轻游客带来一些“穷滑”的省钱办法,但该运动仍属高消费的旅游活动,可以说只有少数“发烧友”实现了欧美式滑雪消费模式。

 

◎中国滑雪场数量及滑雪人次统计
源于《2023-2024 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
2023-2024雪季财年,国内滑雪场的滑雪人次达到了2308万,同比增长16.3%。但根据Mobtech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滑雪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每年仅滑1-2次的体验者,占比高达77.4%;每年滑雪6次以上的滑雪爱好者和发烧友占比仅8.7%。

诸如国内长白山等户外滑雪场,即便是已经打造成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冰雪旅游景区,但一整套消费下来价格并不便宜,也直接或间接导致了重游率较低。实际上,通过国内外户外滑雪消费数据对比发现,若是去往韩国、日本等地的滑雪度假村,人均消费甚至还会比国内更低一些,性价比或更高。

站在供给端视角,其关键问题不仅在于滑雪场昂贵的维护成本,也在于雪场趋同的体验项目和综合服务水平无法令消费者满意,导致用户粘性不够。此外,在滑雪装备产业上,国内的市场也多被国际品牌占领,尤其是雪板、缆车和造雪机等科技含量较高的用具或器械。

冬季已至,随着多城市进入“冰雪模式”,新冰雪季的争夺赛已经打响。旅游全球化背景下,年轻人热衷的冰雪旅游、海岛旅游,以及银发人群更愿意选择的温泉、康养等冬季旅游产品可替代性十分强,消费者也更加理性,再加之过境免签范围的持续扩大,这种情况下,如何避免冰雪旅游目的地形象同质化发展,实现在全球范围内抢人,正成为冰雪文旅目的地的实践挑战。 

PART.3
探析冰雪旅游目的地生态正循环路径 

在海内外,众多滑雪目的地正通过塑造和提升自我的目的地特色来获得关注。结合哈尔滨的现行经验与做法,也是向国内外游客呈现出多样性特色化多维度的、布局合理结构完善体系健全的冰雪旅游产品,以及提供让外地游客感到舒适和尊重感的服务。

以当前国内市场供给情况来看,未来,冰雪游发展破局的关键或依然在供给端。这意味着,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产品丰富度,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也要求业界以游客思维进行换位思考,看清并抓住目标客群对于冰雪旅游的关注焦点,包括挖掘有差异的冰雪资源形象、更具性价比的价格体系、国际化标准的服务质量与体验、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的积极推广和管理运营能力提升,最终实现以人文化服务为支撑的旅游环境。

而从产业发展看,冰雪产业自身存在拓展优化需求。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面临竞争激烈、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与其他产业融合是突破局限、寻求新增长点的必然选择。尤其是,部分冰雪游资源丰富的城市,亟需探索打造一年四季“全时”的冰雪休闲旅游产业链条,或借鉴其山地运动、徒步等发展路径,通过向山地文旅的延伸,尽可能减少季节性经营带来的风险。 

另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冰雪运动的“南展西扩东进”的发展,室内滑雪场在近几年不断在南方城市建成。以广东为例,目前广东已有的室内冰雪运动场,包含了滑雪、娱雪馆、滑冰馆、冰壶馆等多种类型,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过千万。今年,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上海耀雪冰雪世界、华中地区最大规模的室内滑雪场——武汉城建热雪奇迹也相继在上海、武汉正式开放。这对于滑雪初尝者以及中低阶的滑雪客具有很大吸引力。

◎据悉,上海耀雪冰雪世界雪场总面积超9万平方米,垂直落差近60米,设有总长近1200米的3条专业雪道以及娱雪区,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游客玩乐。

可以看到,在新冰雪季,南方室内滑雪场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在城市中的布局也更为灵活,最终能否引领一场全新的冰雪旅游文化变革也未可知。

最近几年,南方多城市在兴建室内滑雪场,伴随新雪季到来,你认为是否会影响到北方滑雪场的南方客群?

声明
图文内容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和业内交流之目的,仅供阅读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