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古代历史,能担得起风雅二字的,大概当属宋朝,这个以气质、精神、艺术、美学著称的朝代,用素雅、极简创造了大美。
文化造极的赵宋之世,被画在了《清明上河图》的长卷里。吴自牧也曾在《梦梁录》里描写到:“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可见在宋朝的300多年间,宋人们的精神生活可以说是到达了前所未有的富足。
▲《清明上河图》局部
艺术生活化”是宋人的生活常态,今日回头再看宋文化,不禁感叹:宋之韵,到底韵在何处?一场校园活动如何从浩瀚的宋文化中汲取精髓加以展示,复刻出宋之盛景,为文化自信注入当代青春力量?浙江珞拾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实践。
作为“宋韵今辉·城市风雅”浙大城市学院2023校园迎春嘉年华承办单位,浙江珞拾近日打造了一场文化穿越之旅,于宋之风雅中完成了一次校园生活的美学升级。
▲瑞狮迎春
PART 1.
复梦.还原 梦回千年风雅
春日的杭城,虽伴随着一些细雨,但仍然温暖宜人。跟随着“瑞狮迎春”表演的欢腾声来到浙大城市学院情人坡草坪,领略宋代市井的繁胜,赴一场宋韵之约,留一隅诗书茶香。
▲游园会一角
情人坡入口处的宋制帷慢、灯笼、祈福丝带,错落有致。我们利用整体空间构造、线条、色彩,勾勒出干净清明的视觉效果,其中翠绿的草地、粉中带白的帷慢、米黄的灯笼、红色的祈福丝带相互映衬,深浅对比的色块随着光线的明暗打造出浓郁的中华美学气韵。
▲游园会一角
在内场中,宽大的油纸伞下极具宋朝特色的美食铺面、游戏体验摊位有序排列,鲜活且具有烟火气的宋代市井画卷徐徐展开,并辅以宋韵景观小品营造氛围。
苏东坡有言:“人间至味是清欢。”宋人连饮食都是追求清欢至味,雅致精细。我们在整个宋“潮”游园活动中设置了“烟火雅味”传统美食摊位,其中宋韵茶食、甜酒酿、糖人糖画等传统小吃颇受师生欢迎,作为拱墅区非遗项目的康桥烧鸡更是香气弥漫。我们希望通过古色古香的摊位装饰和传统美食品尝,营造出一个熙来攘往的市集场景,呈现出更真实的宋时烟火气。
▲吹糖人糖画
▲糖葫芦
▲捏面人
从整体静态视觉呈现到游园场景的动态复刻,我们的策划出发点在于想要有意识地让众人穿梭在这些宋人生活场景里,真正地实现可观、可感、可尝的沉浸式体验。
PART 2.
回归.创新 感知宋韵今辉
宋之风雅随历史的洪流远去,但南宋美学的静、雅、秀的流光闪烁在杭城的土地上,其中所蕴涵的生活情调.审美意趣,也并未随时代的变迁而湮灭。
为了让雅致、闲趣的文化印象变得更加具象,令年轻人对杭城宋韵有更深度的认知,我们通过香包缝制、制扇、竹编、风筝制作等传统技艺研习和古币拓印、纸剪宋韵、宋代陶模等亲手体验的方式,尝试浓缩、还原南宋文化中内敛极简的美学。此设计也意在映射南宋盛景,点出宋人多感官品味闲适、慢节奏的生活体验。
宋朝服饰、发饰、书法、瓷器是南宋美学载体之一。我们在“百色宋服“宋式发饰制作”等体验环节的材料选取上,极大程度地参考了南宋服饰和画作描绘,并结合现代工艺进行元素创新,展现出清雅极简的宋式审美。
古时文人士大夫素有“以文会友”的传统,他们会经常组织一些聚会活动,俗称“雅集”,其中令后世文人墨客追慕不已的“西园聚会”便上演于北宋时代,有《西园雅集图》记其盛况。我们以“墨香韵味”师生书写祝福语的体验形式,试图重回古时的文人集会,感受一笔一画中的美学以及文人们挥毫泼墨的雅致、才情和旷达的胸怀。结合现代工艺进行元素创新,展现出清雅极简的宋式审美。
这场宋韵活动想要展示的,远不止于此。南宋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烹茶点汤的雅致生活在民间迅速流行。我们希望通过场景再造的方式,复刻点茶、蹴鞠、锤丸、射箭、投壶等宋人的生活日常,将宋韵文化植入生活场景,于点滴中体验到杭城宋韵之美。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更加生动地传播和弘扬宋韵文化,让当代年轻人透过“宋韵”这个窗口,领略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无尽魅力,感受宋人追求朴与拙、素与雅、清旷闲适的生活态度。
宋韵游园活动背后是宋人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的独特观照,我们把地域文化符号、特色传统工艺等注入校园生活,旨在进一步为高校营造高品质的美学空间和文化氛围,同时也希望能够向当代大众传递一种文化、诗意、雅致、美学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审美意趣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