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

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范围为大运河流经的拱墅、临平、余杭的5个镇 33 个街道, 拱墅 18 个街道, 临平 1 镇 7 街道, 余杭 5 镇 7 街道。占地1315.49 平方公里, 区域内水网纵横交错,森林覆盖率达 40.63%,生态环境宜居宜游。

发布日期:2023-09-25

基本信息

主题:景区创建、产业咨询

委托客户:杭州市拱墅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余杭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临平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地区:浙江

关键词:文化传承、文旅融合、生态保护

项目简介

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范围为大运河流经的拱墅、临平、余杭的5个镇 33 个街道,占地1315.49平方公里,区域内水网纵横交错,森林覆盖率达40.63%,生态环境宜居宜游。保护区文化资源丰富多元,文化生态系统结构完整,保护区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290项,非遗传承展示基地共有139家,非遗传承人共226人,文保单位(点)180处,大运河申遗点(段)10个,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示范点7个。保护区正围绕“城乡交融,资源丰富,文旅共融,产业共兴,品牌鲜明”的总体定位,建设“非遗场景丰富、文化亲切可感、民俗生动活跃”的保护区文化生态。


客户诉求

1.根据浙江省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要求,编制创建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各阶段评估所需材料。

2. 对标浙江省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考核指标体系,梳理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建议策略。

3. 为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评估提供全程咨询服务,助力省级评估考核。

解决方案

1. 完善创建材料

对标浙江省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标准,对现有工作和资料进行提升,补足短板,突出优势。

2. 对标整改提升

围绕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验收,对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反馈报告,制定整改方案,在规划体系、文化标识、资源整合、工作机制、项目建设等方面提出全面提升路径。

3. 全程创建指导

重点挖掘大运河文化及旅游特色亮点,全面指导整改落实,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实现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

项目发展

2020年9月,浙江省确定17个省级生态区创建名单

2021年12月,浙江省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中期评估

2022年11月,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成功入选浙江省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名单

服务列表

2021年,《大运河文化传承(拱墅区)生态保护区创建规划》

2022年,《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整改报告》

2022年,《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台账》